
这个(14163期)Deep seek做知识付费日洗百篇公众号文日引300+创业粉
的项目介绍,昨晚上我在会员群里也看到有人讨论说:"课程把洗稿和引流打包得挺诱人,但就怕实操起来不是张张嘴的事儿"。讲真,利用DeepSeek这类AI工具批量处理公众号内容,现在都快成项目培训的标配玩法了。
工具流项目能走多远
我扒拉过二十多个洗稿培训的课程框架,这套依託DeepSeek走知识付费的打法有个挺有意思的细节——他们强调的不仅是内容生成,更深挖了行业热度的实时追踪。有个做职场IP的老学员试过后跟我说,用AI分析热点话题时容易把鸡汤文跟干货文搞混,结果洗出来的文章粉丝粘性掉的比捡的还快。所以说教学里的热度校准模块到底有没有独家算法,这个直接决定了项目价值。
- 流量焦虑收割机:从日洗百篇的说法就能看出来,明显是冲着那些苦于原创产能不足的运营新手来的。不过微信最近严打搬运内容,批量发文的风险系数得往高了估
- 朋友圈养鱼术:他们教的300+创业粉转化套路,说白了就是利用创业者收藏癖,搞那种"**份商业计划书模板免费领"的钩子。这种玩法在企微风控收紧的当下,存活周期值得打个问号
- 交付物的暗坑:541页的PDF操作手册,还带了30G视频教程这些看着唬人的东西。我遇到过副业玩家盲信课程容量,结果两年时间全耗在工具调试上的惨案
刀刃要用在钢板上
真想在知识付费赛道搞点动静的,重点别光盯着怎么用AI洗稿。最近抖音上有个教宠物的起号案例就挺来劲,人家把DeepSeek整理的法律条款结合段子手文案,再套用交通事故视频做二次创作,一个月疯涨七万精准宝妈粉。所以说思维打开比工具使用重要得多。
给新人的三点实战建议:
- 先摸透目标人群的"既想要又要"心理,比如创业者既要零成本启动又想避开法律风险
- 矩阵账号别急着铺量,拿三五个号测出用户触达的最佳时间段才是正理
- 重点养两个专家人设号作为现金牛,其他矩阵号导流用,这样既有品牌溢价又能分散风险
前两天逛创投圈线上会,有个数据挺有意思——用AI工具批量生成的创业指导类文章,在微信生态的平均打开率已经从年初的5.7%跌到现在的2.3%。这也印证了我的判断:单纯依靠技术降本的路子正在失效,深度场景化的解决方案才是真正的蓝海。
高羽网创博客原创文章,作者:高羽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aoyuip.com/4362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