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"项目介绍:我一直在思索互联网的无限潜力,想办法能不能有一种方式能够让我能有被动收益,哪怕我一个月不工作,出门旅游一个月,我照样可以赚钱。从最初的每月只能赚两三万,到三四个月后,每月的收入已经稳定在七八万,并且还在不断增长。这种模式真正实现了被动收入:我们不再需要亲自派单,客服人员每天都在为我们创造收益!自己就可以做老板。"
想当甩手掌柜的醒醒吧
刷到这个项目广告的时候,我的某音收藏夹里"躺赚攻略"又+1。创作者把"月入七万"说得跟下楼买奶茶似的容易,但仔细瞅才发现暗藏玄机——核心逻辑藏在"客服代运营"五个字里。这让我想起之前刷屏的淘客自动分佣系统,本质上都是分销裂变的变种。
三点蹊跷需要注意
- ▍宣称0成本却要对接客服团队
- ▍收入截图没显示成本支出项
- ▍所谓的"自动派单"其实是二级分销
眼尖的老司机应该发现了,这个被动收益项目最近在私域社群里被包装成了"睡后收入神器"。实际操作中大概率要搭建团队管理系统,光是给客服开工资这点就能让0成本宣传站不住脚。有做过知乎好物的朋友应该懂,自动化交付系统每月维护费就够买两个iPhone了。
长期管道收益背后是拉新流水
"被动收入增长曲线"看似美好却忽略了一个致命问题——流量衰减定律。就拿知识付费项目来说,新用户获取成本从去年到今年翻了三倍不止。
更别说现在互联网反垄断政策下,很多引流套路已经行不通。我扒了扒他们的案例展示,成交场景清一色是微信转账截图,连第三方担保交易的影子都没见着。这事儿要搁跨境电商,早被平台风控查水表了。
成本项 | 隐藏支出 |
---|---|
客服培训 | 3000+/人·月 |
系统维护 | 800-5000元/月 |
流量采买 | 上不封顶 |
给想试水的小白三点忠告
一是得确认收益结构合法性,现在很多平台严禁多层分销;二是做好至少准备三个月运营资金的真金白银;最重要的是亲自验证交付流程——看看脱离团队后还能不能跑通闭环。见过太多人跟着"大师"买了课,结果发现自己就是整个链条里的流量包。
别被晒收益的截图忽悠瘸了,互联网掘金这件事,从来都是认知税交够了才能看到真金。这种被动收入项目的真相,往往是你成了别人的主动韭菜。
高羽网创博客原创文章,作者:高羽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aoyuip.com/44815.html